广东东莞观音山:融合群体情感,培植文化素养

摘 要

  改革开放以后,广东东莞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加快文化与旅游事业的建设步伐。尤其是东莞于2003年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广东东莞樟木头镇的观音山公园于2005年成为



改革开放以后,广东东莞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加快文化与旅游事业的建设步伐。尤其是东莞于2003年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广东东莞樟木头镇的观音山公园于2005年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及国家级4A风景区以后,东莞旅游城市的名气就更加声名远播了。

观音山抢抓发展机遇

多年来,东莞在打造文旅新城的过程中,伴随而来的是东莞观音山景区的文化健康发展,以文化立园为起点,建起规模宏大的会展中心文化广场,搭起具有现代化功能的舞台与积极与国内与东莞文化市场形成无缝对接,相辅相成,恰到好处。近年来,景区陆续举办的群众体育性与娱乐性的文化活动多了起来,内容新颖,积极向上,已经成为东莞市现代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东莞一种进步旅游文化的象征。

的确,观音山作为国家级景区,不仅是东莞的旅游美景名片,也是东莞的眼睛和窗口,很好地展示着东莞优秀旅游城市的文化气质,透射出东莞现代化都市的文化品位和文旅特征。

一直以来,观音山在文化建设方面因势利导,投入巨资,下大气力抓高端群众文化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观音山的文化广场已经成为当地广大市民欢聚的乐园。男女老幼聚会在文化广场,面对着青山绿水的秀美景区,面对着现代化城市流光溢彩的高楼大厦,各施其技,各尽所能,汇成了欢乐的海洋。

观音山景区的文化场所既有专业与业余的艺术结合,又有多种艺术不甘落后的交汇,还有新潮与传统的并蓄,更有千万双渴求的目光聚焦于此。适应面广、参与性强,是东莞现代化都市的壮观景象,是国家森林公园软环境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笔者在东莞工作、生活20多年,亲身见证了观音山文化建设方面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进步、从萧条到繁荣的巨变过程。从1999年创建公园以来,每年都投入巨资,景区文化建设逐年完善。

多年前,观音山加大文化投入建设的时候,正逢东莞全市人民全力打造“文化新城”的时候,景区抓住这个机遇,积极推进先进文化导向作用,并根据景区实际情况举办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十分贴近广大群众生活的文化、文体活动。当地群众走进公园喜气洋洋,激情奔放。切实受益的一些当地群众由衷地说:“观音山成为我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我们要远离麻将桌来公园跳一跳、乐一乐。”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业余生活中,看戏有剧场,聚会有家庭,跳舞唱歌有歌舞厅,还有许多其它不同层次的场所也可以娱乐。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对观音山公园情有独钟呢?这是因为观音山公园的文化场所无经济利益驱动,无行政手段干预,群众文化特征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其真实魅力就在这里,群众文化活动所具有的功能也就在这里。

观音山融合群体情感

早在2017年12月,东莞观音山就已经火了一把,央视著名主持人肖东坡走进观音山现场说媒牵线,现场进行全网直播央视《乡约》精彩节目,整个观音山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在偌大的国际会展中心的广场上人如潮涌,掌声雷动,参与活动的当地群众和来自各方的帅男靓女们个个喜笑颜开,情不自禁。

档次不同,概念就不同。有些观众开心地说:有生以来也算是见过一些世面,也到过很多大场面,但还从未见过这样别开生面的央视直播,也从未见过如此热闹非凡的文化活动场面。

2018年4月22日,东莞观音山会展中心举办一场由青年演奏家演奏的国乐音乐盛会。多位青年演奏家来到东莞观音山倾情演出,异彩纷呈。当时的会展中心人山人海,彩旗飘荡,精彩的演出吸引成千上万人观看,人们如饥似渴,如痴如醉尽情享受这顿丰盛的精神大餐,广场上掌声雷动。观众热情洋溢、热血沸腾,产生出巨大群体力量和立志建设美好东莞的群体情感。由此看来,观音山举办的文化活动极大的増强了东莞市民与周边城市市民的凝聚力。

当今在东莞,加工制造业和现代科技化程度依然在提高,人文空间和物质空间出现了重大变化。近几年来,东莞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使大部分市民随着城市的改造,告别了村落和民舍而入住高层建筑。钢筋水泥的分割,使一家一户各自为“居”。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家庭空间规模缩小,家庭职能淡化,使家庭教育、娱乐、人际关系相当一部分转向了社会。

这样,东莞市民便开始寻求群体参与的场所,追求群体情感共鸣的享受也就不足为怪了。正是这种社会与家庭生活的变化,导致了市民越来越多地把目光瞄准了观音山广场上的群众文化活动。从当地那些市民结伴到观音山公园跳一跳、乐一乐,就可以看到景区已经融合了群体情感。人是感情丰富的动物最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观音山景区就成了东莞市民感情交流达到群体感情共鸣的理想之境。



观音山满足市民实现自我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人有一种冲动,需要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他自己。”也就是说,人们渴望在外在事物中打上自己的烙印,刻下自己的痕迹。所以,在人们的精神活动里,无不带有自我表现的愿望。观音山的文化广场为当地市民自我展示提供了理想舒畅的舞台。在偌大的文化广场,人们可能互不相识,无论怎样跳舞怎样狂欢,都能无拘无束、尽善尽美,在热闹欢腾的场面中得到满足、得到自我放松。大家更能感受到自己有创造美的力量,能丰富社会文化。这样,市民找到了展现自己兴趣的场所,实现自我促进与他人情感的联络和自我生存意义的理性思考。

笔者因喜欢文学写作的缘故,很喜欢在观音山的文化广场上活动观赏、随机采访。一位来自湖南的女孩高兴地对笔者说她在樟木头工作,工作之余时间就喜欢到观音山公园走走看看,也登过观音山的舞台,演出过文艺节目,得到了锻炼,表演水平也有所提高。她表示,很感谢观音山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理想平台。

在观音山文化活动的场所里,尤其是夜幕降临时,每次都能看到当地阿公、阿婆、阿姐、阿妹蹦蹦跳跳的身影,他们很好地展示了当地人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

观音山具有社会调节功能

生活中,追求与奋斗、成功与失败、阅历与人生都会给每一个人留下不同的痕迹。在生活的舞台上,有的人在演喜剧,有的人在演悲剧。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并不尽人意,有人感叹“生活节奏太快”。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高科技时代飞速发展,在经济大潮中,有些人难免被淘汰。一些人感叹自己精神压力大,虽然生活在五彩缤纷的现代化都市里,但感到个人生活有些单调。为了生活,又不得不投身于社会与工作的竞争中,在工作单位、在家庭里还要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人说自己整天戴着面具在生活,在快节奏都市生活里过得并不轻松。观音山正好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可以尽情放松的妙境良地。

游客来观音山旅游与畅玩、健身与休闲,既没有上下级关系,也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人们寻找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让心灵得到片刻宁静,让平时积累的心理压力一扫而光。

来自湖南的庹先生坦言:“每逢周末,我都喜欢来观音山爬山,既躲避了牌友的邀请,又锻炼了身体,在游玩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放松自我,还能感受景区文化底蕴,何乐不为。所以,节假日来观音山是我的首选。”

事实证明,观音山为东莞,为周边城市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也很好地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质。观音山的公园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一种调节作用,可以形象地说是一种“调节器”,它使人们关系更和谐、社会更安定。

总之,东莞观音山以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级旅游风景区的品牌效应,在文化领域承载着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观音山经常举办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传播着社会现代健康文明的思想内容,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熏陶,培植市民和游客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应传锋 文/图)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